景觀水為什么要處理?
景觀水體建成后,隨著時間的延續,將面臨各種形式的污染。概括起來,景觀水的污染源或使水質變壞的因素主要包括:(1) 陽光、營養充足時生長的水藻;(2) 空氣中的灰塵、藻種;(3) 雨水帶入的泥砂;(4) 魚類的排泄物;(5) 腐敗的落葉、干枯的花朵、死亡的和正在腐爛的水藻(會消耗氧氣,產生臭氣);(6) 游人戲水帶入的污染;(7) 園林除草劑、游人丟入的魚餌等雜物;(8) 缺氧;(9) 水不流動、死水一潭。專家建議:?? 中水為小區人工湖景觀水系的補充水水源。?? 補充水和景觀水循環處理相結合。?? 水體置換與水體循環處理相結合; 景觀水經過高效景觀水處理器循環處理后回注到小區景觀水體內,另外在小區水體內設置循環水泵,用于滿足水體流動的需求,并保證每個注入口出水量較大,同時滿足了對水體進行推流的作用。 ?? 水體置換與水體曝氣充氧相結合,根據水域的大小配備具有不同推流和曝氣能力的水下推進器。?? 經處理后的水通過循環管網回注入小區人工湖內,在回注水的管網上布置多個注入口,而且設計好其注入水流的方向,促使整個水體自然流動,盡量避免死角。?? 在循環景觀水的管網上布置了綠化接口,就近的大面積綠化可直接接軟管進行澆灑。人工湖補充水水源: 為了節約寶貴的水資源,降低運行成本,建議您盡量選擇:(1) 中水;(2)小區周邊天然河道水(經過同濟牌高效景觀水處理器處理后進行補充)。 景觀水出水水質標準:定性:整個景觀水體經循環處理后,水質應清凈、不易長藻類、無嗅,不影響小區居民的感官,具有較好的觀賞性。定量:2002年,國家環保局發布并實施了新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該標準規定,一般景觀要求水域水質應達到GB3838-88 GHZB1-1999)中Ⅴ類水體標準(見表1)。國家環保局1992年實施的《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GB12941-91同時廢止。TJ-JZS景觀水處理工藝流程: TJ-JZS景觀水處理工藝的特點:(1) 人工景觀湖、河道景觀水循環處理的最佳選擇;(2) 可以從天然河道取水或采用中水做為景觀水系的補充水水源;(3) 循環處理后的景觀水可用于綠化、沖洗道路用水,大大節約小區自來水用量;(4) 物化處理方法,可以隨開隨停,立竿見影,運行管理靈活方便,運行成本低;(5) 處理過程中向水體中大量充氧,水中溶解氧的濃度達到飽和狀態;(6) 同濟牌高效景觀水處理器與水下推進器綜合運用,多方面為您的人工湖保駕護航;(7) 同濟專利,全自動控制,安全、高效、經濟、可靠。推流及富氧系統:根據水體的流動方向,我們在水體的端頭和水域交叉處設置了水下推進器,借助水下推進器一來可以推動水體流動,二來可以增加水體內的溶解氧,強化水體自凈能力。并在小區景觀水體內設置2臺循環水泵,保證水體的流動狀態,具體設置位置見附圖。本案例中選用的水下推進器為水下工作,無噪音,不會破壞人們對景觀的欣賞,推流增進了水的流動,造成了良好的流態(見下圖)。同時,水下推進器吸收空氣注入水中,具有很強的增氧能力,能增加水體的自凈能力,保證好氧微生物在水中的健康生長從而保持水體的清澈生態輔助或點綴: 我們建議,您可以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利用生態學原理,人工養殖抗污染和強凈化功能的水生動、植物,如苦草、菖蒲、金魚藻等,作為景觀水處理的輔助或點綴。生態系統的形成需要較漫長適應的過程,同時一旦遭到破壞短時間恢復較困難,因而前期需要耐心維護。技術特色:(1) 將景觀水的補充與循環處理相結合,進行一體化設計。(2) 采用 “高效景觀水處理器+曝氣充氧+生態點綴”的處理工藝,設備一流,處理效率高。(3) 整套系統耐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穩定可靠。 [編輯:景觀水處理設備公司]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