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處理技術之生物法
生物方法具有運行用度低、操縱治理簡單、無二次污染等優點,若景觀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較高,則可利用生物方法處理。 1 生物接觸氧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ASFF)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優點,在染料廢水的處理中已取得良好的效益。該法采用人工曝氣和將填料完全浸沒在污水中的手段,使微生物以固定生物膜的形態附著于填料表面,與所需凈化的污水相接觸,從而對水中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與轉化。采用多段ASFF法處理含酚廢水,酚的往除率可達99.99%。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目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給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19世紀末,德國開始把生物接觸氧化法用于廢水處理,但限于當時的產業水平,沒有適當的填料,未能廣泛應用。到20世紀70年代合成塑料產業迅速發展,輕質蜂窩狀填料問世,日本、美國等開始研究和應用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國在7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用此法處理城市污水和產業廢水,并已在生產中應用。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以附著在載體(俗稱填料)上的生物膜為主,凈化有機廢水的一種高效水處理工藝。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產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高效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治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生物處理是經過物化處理后的環節,也是整個循環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這里氨/氮、亞硝酸、硝酸鹽、硫化氰等有害物質都將得到往除,對以后流程中水質的進一步處理將起到關鍵作用。 假如能配合JBM新型組合式生物填料使用,可加速生物分解過程,具有運行治理簡便、投資省、處理效果高、最大限度地減少占地等優點。 許禎等用微濾/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天津市芳水園小區湖水,COD、TN、TP和BOD的往除率分別為31%-59%、47.4%-50.2%、59.5%-88.8%和78.1%-82.6%。王立軍等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公園景觀水,COD、NH4+-N、TP、濁度、色度和SS的降幅分別達48.74%、89.78%、66.67%、64.5%、81.7%和79.8%,出水達到地表水III類水質標準。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占地面積較大,低溫時處理效果下降明顯。 2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90年代初興起的污水處理新工藝,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廣為流行。該工藝具有往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往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其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 ( 二沉池 ),其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用度省。 BAF 屬第三代生物膜反應器,是接觸氧化法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可以看成是普通生物濾池的一種變形。BAF在生物反應器內填裝高比表面積的顆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長的載體;同時在填料下部鼓風曝氣,球形的粒狀填料使得氣泡通過濾層時的行程加長,空氣通過濾料層的氧利用率可達30%以上,空氣動力效率的進步,降低了污水處理的動力用度。不僅具有生物膜工藝技術的上風,同時也起著有效的空間過濾作用,使用BAF處理過的出水SS遠低于普通生物處理方法。 二、BAF的工藝特點 采用氣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氣水進行極好均分,防止了氣泡在濾料層中凝聚核氣堵現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 與下向流過濾相反,上向流過濾維持在整個濾池高度上提供正壓條件,可以更好的避免形成溝流或短流,從而避免通過形成溝流來影響過濾工藝而形成的氣阻; 上向流形成了對工藝有好處的半推流條件,即使采用高過濾速度和負荷,仍能保證 BAF 工藝的持久穩定性和有效性; [編輯:景觀水處理設備公司]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