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處理中水質指標的選取
景觀水處理中水質指標的選。簭囊陨蟽杀砣菀卓闯,對于某一水體,可以用來考量其水質的指標有很多,但是對于滿足觀賞性需求的景觀水來說,有很多指標是沒有檢測必要的。因此,根據景觀水的特點,一般的檢測指標主要有:色、嗅、透明度、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或高錳酸鹽指數(CODMn))、總氮和葉綠素a等。 色、嗅和透明度是感官性水質指標,是最基本的物理性的水質指標,也是考察景觀水水質的最直觀標準。 溶解氧也是物理性的指標,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重要標準。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凈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污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污染嚴重,自凈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凈能力。溶解氧除了被水中常見的硫化物、亞硝酸根、亞鐵離子等還原性物質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機物質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水中藻類繁殖旺盛時,溶解氧含量也會下降。此時厭氧菌得以繁殖,使水體惡化,所以溶解氧大小能夠反映出水體受到的污染,特別是有機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水質的綜合指標。 BOD5與溶解氧含量有著密切關系,是指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于污染狀態。因此,要確定BOD5的標準值,需要以溶解氧的標準值為基礎。 但是BOD5的測定時間長,其值與微生物活性有關,不易準確測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需要其他更為準確的指標。COD是指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與BOD相比,其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且測定的時間短,適合用來作為景觀水水質的檢測標準。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增加了總氮這一檢測指標,代替原有的亞硝酸鹽、非離子氨及凱氏氮三項指標,簡化了測定步驟,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但是,投入大量精力控制水體總氮也是有缺陷的,因為我們治理景觀水的根本目的是控制水中藻類的生長,如果水中沒有或只有很少水藻,那么總氮含量超標也不會對景觀水水質形成威脅。相反,如果景觀水中有大量藻類繁殖,這時總氮是否符合標準已不再重要。那么,有沒有一個指標可以用來指示景觀水中藻類的繁殖情況呢?答案是肯定的。水中浮游植物的細胞中都含有葉綠素a,這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容易測定的指標,因此利用葉綠素a含量高低來反應景觀水中的藻類數量多少是可行的。 [編輯:景觀水處理設備公司] [返回頂部] |